
关于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血液凝块,形成于深部静脉,通常在腿部。 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着血液流动漂移。如果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会引起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DVT形成的原因
当血液通过身体深部静脉(通常是在腿上)的速度比正常流速慢时,DVT就可能会发生,比如因为手术或严重疾病卧床,或者长时间静坐,如乘坐交通工具,都会导致血液的流动放缓。血栓更容易发生在外伤、重大疾病,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期间,例如口服避孕药或(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
下列情况时,发生DVT的风险将会增加。
– 无法行走
– 患有中风
– 心力衰竭
– 静脉曲张
– 某些癌症
– 怀孕
– 肥胖(体脂比例过高)
– 影响凝血功能的先天疾病,比如镰状细胞贫血
– 感染
吸烟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DVT的症状:
通常在血栓阻塞主要静脉前,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当深静脉血栓阻断血流时,常见的症状包括:
– 肢体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
– 皮肤颜色发红,或青紫色。
通常的诊断方式包括:
– 验血。通过检查血液中D-二聚体的变化,可以提示体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 对患肢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可以判断静脉内是否有血栓及血栓累及的范围,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
– 静脉造影。静脉内注入造影剂,使用X光检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金标准”。
– CT或MRI扫描,可以通过特殊的血管管成像技术显示血管的细节。
治疗方法:
DVT一旦确诊,需要抗凝治疗。抗凝药物的作用在于阻止血栓进一步变大或产生新的血栓。药物可以是口服或者注射的,不论何种药物,都必须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如果身体一直处于容易产生血栓的高风险状态,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使用抗凝药物时,不用硬物剔牙、挖鼻孔、挖耳道,以免损伤出血。不要用力咳嗽以免引起咯血。某些类型的体力活动也会增加出现更多血栓的风险,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
除了使用抗凝药物外,深静脉血栓还可以通过血管介入、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深静脉血栓的日常护理:
– 必须每天按时按量服药
– 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 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或治疗时,应明确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可以佩戴一条列出正在服用药物的医疗警示手环。
– 在服用任何新药物前,包括非处方药,请先与医生确认是否影响抗凝药物的效果。很多药物,包括一些抗生素,会改变抗凝药物的作用。
– 不要服用阿司匹林,除非有医生的建议。
– 如果正在接受DVT的治疗,不要按摩血栓部位,按摩可能会导致血栓脱落。
在与医生沟通时需要了解如下信息:
– 每隔多久需要做一次血液检测。
– 哪些活动/运动需要避免,多久之后能够恢复正常活动。
– 需要注意哪些症状和问题,出现之后如何应对。
如果已经确诊为DVT,又突然出现呼吸急促,或者胸痛,或者咳血,那么血栓可能已经脱落并且堵塞了肺动脉。这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这可能是一个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DVT的预防:
– 坐姿或者躺在床上时把腿抬高。保持腿抬高有助于血液从腿部静脉回流。
–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长途飞行时经常活动脚和腿,可能的话在机舱里走一走。
– 坐着的时候不要翘二郎腿。
– 养成定期、适量运动的习惯。
– 保持合理的体重。
– 戒烟。吸烟会增大产生血栓的风险。
– 穿宽松的衣服,避免紧身的束身裤或裤袜;如需穿戴特殊的弹力袜来预防血栓,需听从医生的建议。
关注嘉医,让嘉医告诉您。
